黃瓜屬淺根系,入土淺,主要根群分布在l5~25厘米的耕層內。根系再生能力弱,吸收能力差,對氧要求嚴格。表層土壤空氣充足,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,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和對氮、磷、鉀等礦質養分的吸收。因此,黃瓜定植時宜淺栽,切勿深栽。農諺“黃瓜露坨,茄子沒脖”,且定植后勤中耕松土,促進根系生長是有科學依據的。
黃瓜根系木質化程度高,發生木質化時間早,傷根后難以再生。因此,黃瓜定植時,要護好根,保護幼苗土坨完整,可提高成活率,縮短緩苗期,為早熟高產奠定基礎。
黃瓜根系適應的土壤溶液為中性偏酸,耐鹽能力差,不耐旱,喜肥但不耐肥,施肥過量,尤其是化肥過量,水分不足時易引起燒根。因此,種植黃瓜宜以有機肥為主。
莖的基部有生不定根的能力,尤其是幼苗,生不定根的能力強。不定根有助于黃瓜吸收肥水,因此,栽培上有“點水誘根”之說。在栽培過程中,莖基部經常形成一些根原基,采取有效措施,創造適宜誘根環境,促其根原基發育成不定根,有助于植株生長發育。
根瓜坐住后至果實大量收獲為開花結果期,植株的莖葉和果實生長量都很大,均達到高峰期,也是植株吸肥量高峰期。由于采收果實不斷地把氮、磷、鉀等養分攜走,特別是鉀。為了滿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需求,必須經常供給充足的水分和養分。開花結果期是黃瓜豐產的關鍵時期,因此,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,防止植株脫肥早衰,必須及時追施速效性肥料,注意調節根與莖葉、果實之間的庫源關系,才能獲得高產優質的商品。
黃瓜一生中對鉀的吸收量最多,其次是氮。鉀對黃瓜全生育期的正常生長十分重要;磷的供應也不可缺少,尤其是定植后20~40天,此期絕不可忽視磷肥的施用。
黃瓜具有選擇性吸收養分的特性,屬喜硝態氮作物。在只供給銨態氮肥時,葉色變濃,葉片變小,生長緩慢,鈣、鎂吸收量降低。且常發生缺鈣的生理病害,使產量降低.